中新网12月20日电本周金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太平洋12.31-0.82-6.25%
融一周谈首先关注一起私募基金骗局,银行职员被曝在大客户室长期公开兜售涉嫌诈骗的理财产品;春节将至,银行送保险鼓励网上购票,业内提醒“春运险”藏有风险;近期出现了一种新型电信诈骗手段—“调额度”,多名卡主上当;以“网银升级”为诱饵,钓鱼网站盗窃集团主谋被判处无期徒刑;互联网保险长势迅猛,“双11”淘宝天猫共售出1.86亿份退货险。
12月19日 重庆晚报:广东发生私募基金骗局 涉案金额高达7亿
日前,一个涉案金额达7亿多元的骗局在广东多地爆发。深圳中汇盈信进取九号投资企业、广州中泽汇融七号投资企业两个私募基金的200多名投资者陷入恐慌。他们抱着一线希望四处奔走,试图挽回巨额损失。而一些银行职员则被曝在大客户室长期、公开兜售涉嫌诈骗的理财产品。江门企业家老谭没有料到,其在某银行珠海分行营业部购买的3000多万元理财产品竟血本无归。
2014年4月8日,老谭和妻子驾车来到位于珠海市海滨南路49号的某银行珠海分行。由于是大客户,老谭一如既往地被客户经理蓝某迎入了其中的“百岛之城”客户室。端上热茶热情寒暄后,蓝某开始推销:“您在银行里的钱到期了,为什么不买个收益率高点的产品?‘中汇盈信九号’是我们银行的产品,安全可靠,利息11%。”老谭告诉记者,他在某银行打理资金业务已近8年,蓝某服务周到,家里缺人手的时候还会来帮些小忙。“很信任她。头脑一热,就买了。”说起经过,老谭很后悔。他妻子当场在蓝某办公室通过网银转出3120万元到基金账户。
9月23日,老谭接到了原某银行珠海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张添吾的电话,说“中汇盈信九号”投资的那个公司老板死了,资金兑付可能需要延后。老谭一开始还感觉“问题应该不大”,但到25日,张添吾关机了。9月30日,蓝某来电说产品出事了,并第一次承认不是银行的产品。接完电话,老谭像挨了当头一棒,此后的事情更令他惊心:某银行不承认“中汇盈信九号”是通过银行卖给客户的,维权过程中,还要求客户出示录音或录像以自证。
深圳中汇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汇盈信九号”募资用途为向纵横天地电子商旅服务有限公司发放贷款。记者在《深圳中汇盈信进取九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说明书》上看到,该产品采取了土地抵押等风控措施:纵横天地关联企业五丰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诺以其持有的面积为140787.78平方米土地使用权提供抵押。
从事律师职业的受害人老李告诉记者,为了向他证明投资的稳妥性,某银行广州耀中支行的客户经理黄某曾带他到位于广州天河区柯木塱路杨梅岭街2号查看抵押物。“我要求看房产证原件,黄只提供了复印件,显示的所有人为‘五丰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老李说。但记者拿到的广州市国土房地产档案馆提供的资料表明,该处房地产的所有者为“广东物资集团公司”,并早已抵押给银行。
说明这是一个骗局的细节还有,很多受害人的购买凭证竟是“产品说明书”而非正式的协议文本。“到了银行就被请进大客户室。没仔细看也看不懂,反正就一个劲被催着签字转钱。”受害人万女士说。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名为“中汇盈信九号”的私募基金根本就没有经过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批。
因为今年有闰九月,羊年的春节比以往来得都晚了一些。不过春运火车票预售期却前所未有地提前了,本月1日开始,回家心切的春运大军就可以行动“抢票”。今年不仅预售期延长,购票系统比往年也有所改进,网络购买春运火车票的渠道也更多样。
除了铁路部门希望旅客多使用电话和网络购票的方式,减少现场排队,多家银行也推出了各种优惠吸引客户用网银购票,如送保险、送红包、举办抽奖等等。
去年春运期间,1分钱春运险在网络走红,这种售价1分钱的保险包括50万元飞机意外、20万元火车意外和10万元的自驾车意外保障,乍看之下“性价比”超高。而推出较早的平安春运险保费2元,也可为购买者提供2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障和500元的行李损失保障。
不过,有保险业人士指出,这些保险虽然吸引眼球,但除了价格较低之外,实际上就是一份意外险,其他的保障也显得有些“鸡肋”,所谓“春运险”更多的只是险企的营销策略。
例如,行李丢失保险中,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在春运途中容易丢失的贵重物品,就不在保险理赔之列。而且被保险人提出理赔申请时,需要提供各种票据和凭证,包括警方出具的报案证明、承运人出具的签章文件等等。有旅客就“吐槽”说:为500元理赔花费如此时间和精力,东西也找不回来,实在不值得。
今年的春运险还没有“现身”,但如果没有购买人身意外险,又想给自己的行程买一份保障,短期的交通意外险是个好选择。而且目前网销保险中也有低于10元的意外险产品,对急于回家的“打工一族”来说就比较实惠。
例如,太平洋保险的“出行综合险-B”最低价格为3元,保险期限为3天,提供乘坐飞机、轨道交通、私家车的交通意外保障,被保险人年龄从0岁到100岁均可投保,适合为一家老小购买。被保险人乘坐民航班机意外身故或残疾,最高可获50万元的赔偿,乘坐轨道交通、机动车意外身故或残疾,则可最高获得10万元赔偿。
岁末正是消费者频繁刷卡消费时期,但同时也是信用卡诈骗、盗刷案件的高发期。除了制造伪卡、失窃卡盗刷、网络诈骗等方式外,近期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电信诈骗手段—“调额度”。
市民王女士对记者反映,日前她接到“020955××”的电话,对方自称××银行的客服人员,称年底可将信用卡额度提高至10万元,王女士正好觉得额度不够用,便马上同意。
于是,王女士按该“客服人员”的指引提供信用卡卡号、有效期、卡片背面三位数卡片安全码(CVV2)码等信息。对方称最后一步是验证手机动态验证码,需要王女士在收到验证码后提供给客服人员便可完成提升额度。于是王女士便按对方提示进行操作。
一分钟后,她收到了一条银行的短信:“您的信用卡消费了2900元。”王女士这才觉得不对,马上打银行电话955××询问。银行称并没有给她打过电话,王女士意识到遇到诈骗了,于是马上挂失信用卡,并向派出所报案。
对此,银行方面提醒,信用卡动态验证码是授权网络快捷支付的重要凭据,而卡片背面三位数的卡片安全码(CVV2)的重要性几乎等同于密码。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动态验证码和卡片安全码。
近日,温州市中级法院对这起以“网银升级”为诱饵的钓鱼网站作出一审宣判:盗窃集团主谋林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财产200万。令人吃惊的是,在这起案件中,原厦门的一名网警,竟是配合林某做技术支持的。
主犯姓林,41岁,福建省泉州市人。2002年4月12日,他因犯合同诈骗罪获刑3年,缓刑5年。林某仅初中文化,无正当职业,更不懂计算机,却做着利用互联网发财的美梦。
厦门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黄某,与林某结交十几年。黄某39岁,硕士研究生学历,精通互联网。黄和妻创办了家网络科技公司,却遭遇资金问题。林某声称要投资黄某的公司,但首先得从互联网上赚些钱。他让黄某提供技术支持,事成后,20%的提成,二人一拍即合。
他们先后14次在海口、深圳、平顶山、郑州、合肥、西安、黄山等地使用上述方法窃得他人钱款共计人民币430余万元。其中最大一笔金额,是在郑州盗走浙江某服饰有限公司的300万元。
温州中院审理认为,林某、陈某、黄某等人组成犯罪集团,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行为已构成盗窃罪。而其他配合他们作案的,在明知是赃款的情况下,仍然帮忙转账提现,情节严重,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最终,林某被判处林某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200万,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陈某、黄某、易某等人,也以盗窃罪判处5年到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款15万元至100万元。
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的陈一来律师表示,用钓鱼网站、黑客攻击等方式窃取他人账号和密码,进而盗窃他人财务,属于典型的盗窃罪。一旦盗窃数额超过100万元,就达到数额特别巨大。林某组织的盗窃团伙盗窃金额达到430万,因此量刑是按照最高级别的无期来量刑的。
今年的“双11”,淘宝天猫共售出1.86亿份退货险,刷新了中国保险业单日同一险种成交保单份数的纪录。
互联网保险长势迅猛。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3年,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增加到60家,年均增长46%;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3年间增幅总体达到810%,年均增长率达202%。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保险业实现互联网保险业务收入622亿元,超过去年全年业务收入的195%。
互联网保险的创新力也令人刮目相看。针对互联网消费的碎片化、小金额、大批量、高频次等特点,许多公司为消费者设计出凸显风险点、保障功能强的产品,比如退货运费险、快递延误险、货到付款拒签险、个人账户资金安全险、信用保证、个人资金账户安全险、手机碎屏险等。
“我们半年内就推出了35个险种。”众安保险总经理陈劲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国内首次将小额保证保险引入电商平台,为淘宝、聚划算等电商卖家缓解了140亿元的资金压力;此外还与百度合作推出市场上第一款与App绑定的安全责任保险,为P2P平台及在平台上交易的众多借款人提供意外风险保障,等等。“这些险种依托互联网平台,服务草根经济,得到市场响应并迅速形成规模。”陈劲说。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认为,互联网保险之所以形成燎原之势,主要是它适应了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趋势,敏锐地捕捉到了互联网经济参与各方的风险保障需求。“这些产品接地气、保费低、投保方便,比如运费险,少则几毛钱,多不过三五元,轻点鼠标就完成投保,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可。”(中新网金融频道)